通讯网络诈骗形式有哪些?如何防范?
近年来,通讯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在本市呈现高发态势,发案量逐年上升,给广大市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讯网络诈骗目的是骗钱,最终要通过银行转账、银行卡转账的形式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四别”,“别听、别信、别转账、别汇款”,有疑问直接拨打110。
此外,要牢记三个“绝不”,公安局、检察院和法院绝对不会打电话开展案件侦查,通知涉嫌犯罪、洗黑钱、贩毒等也不会通过网络或传真下达“法院传票”等法律手续。司法机关等执法部门绝对不会打电话要求市民转账汇款,绝对不会设立所谓的“国家安全账户”。
1、退款网页诈骗
特征:“双11”当天以“淘宝异常订单处理中心”为代表的退款诈骗钓鱼网页数量快速增长
很多地区网页打开慢、无法下订单,增加了卡单、掉单、交易异常等说法可信性
提醒:卡单、掉单、交易异常、解冻订单、异常订单处理等都是诈骗专用语,正规电商交易平台不会出现
2、中奖短信诈骗
特征:“双11”后中奖诈骗短信呈现持续高发态势
提醒:接到此类信息请拨打电商官方客服电话确认,切忌拨打短信中联系电话,不要点短信中任何链接
3、二手交易诈骗
特征:此类诈骗以手机和家电为主要标的物,iPhone6s有可能成为近期的诈骗重点
提醒:二手交易一定要到正规二手交易网站进行,警惕陌生人发来的二手交易平台链接,对相关网站没把握可使用安全浏览器的“网购照妖镜”功能鉴定
索要发票或实物照片,一定要求对方在聊天窗口中截图,切勿直接接收对方发的任何文件
【小编普法】
通讯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移动电话、固定电话、IP电话、网络等媒介发布虚假信息,骗取他人较大数额财物的行为。我国法律对于诈骗犯罪的处罚如下:
1、《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五条 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
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一)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二)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
(三)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
实施前款规定行为,数量达到前款第(一)、(二)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或者诈骗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